时间:2022-09-24 19:01:41 | 浏览:843
临海并不临海,这是我打开地图的第一个发现。
台州的海鲜有名,这两年更因米其林的青睐而蜚声在外,但台州古老的府城临海却并不在海边。老城坐落在灵江畔、北固山下,一道古城墙沿山势盘踞、顺江岸逶迤,将千年历史与春日光景围绕其中。
临海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建城史更可追溯至两千年前。1994年,台州市政府迁移到更靠近东海的椒江区。
但说起台州,古老的临海才是当仁不让的文化中心。现今的临海新老城区分明,钱暄路以东是新城,于北京、上海摘了数颗米其林星星的新荣记总店就在新城的灵湖畔。老城则靠西,府城的格局、古建、古街等几乎被完整保留,在国内的众多古城中也属难得。
车从浙东的青山中穿过,江南春天的风都是轻柔的,携带着野花与青草的气息。
我们从东边驶入临海老城,首当其冲的便是东湖的一池碧水。将车停在湖畔,我们沿着湖岸漫步,碧色垂杨柳簇拥着小小亭台,娇艳的碧桃花下有小船划过的涟漪,茂林修竹之间掩映着飞檐翘角的楼阁。
东湖亭台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东湖开凿于北宋,由当时的郡守钱暄疏浚拓建成湖,湖中洲渚与湖岸都修建有曲径通幽的园林。钱暄还为此写了首诗,有“疏就湖山秀气浓,华林茂列景争雄”之句,描摹出秀丽山水。后来,东湖几经堵塞和疏浚,现在留下的古建基本都是清朝的。
有文人赞叹东湖堪称“小西湖”,虽然规模、名气都差距甚远,但草木繁茂、幽榭小桥也确实颇有意趣。
从东湖南岸眺望,可以看见揽胜门、白云楼和山林中隐约的城墙
东湖不大,十分钟不到就从北岸走到了南岸。
一座爬山虎蔓生的城楼矗立在旁边的路中央,这是崇和门,北宋时台州府城的9座城门之一,当然眼前的这座是后来重建的,孤零零地在车水马龙中,让我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几个老人家坐在东湖南岸的石头上垂钓,水波沉静也看不出鱼儿游动,倒是由此朝北方望去,一道山岭葱翠横亘在我眼前,有高楼建于其上,楼阁之间隐约可见城墙蜿蜒,这便是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
形如长城的台州府城墙
从地图上看台州府城的地理位置,背倚山岭、扼守海岸,是江南的海岸线上一处颇为关键的城池。因此,自东晋起,府城便建有城墙护卫。
北宋时,在钱暄的修整之下,台州府城墙形成了固定的格局:城墙北段随山势起伏,最为险峻,西段和南段顺着灵江岸修筑,东段则与东湖相邻,府城被包围在山环水绕之中,灵江和东湖都起到了护城河的作用。
我们从东湖北岸开始登城墙,穿过写有“雄镇东南”的牌坊便是一段又高又长的楼梯,198级阶梯通往高处的揽胜门。楼梯和揽胜门都是现代修建的,真正的古城墙与楼梯平行向上。
春天万物生发,古旧的石阶缝里也荒草萋萋。游人费力攀爬到山樱花盛放的城楼旁,气喘吁吁地朝眺望远山如黛,东湖的旖旎景致一览无遗,如同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
198级阶梯通往揽胜门
穿过揽胜门,有座戚继光的塑像,从旁边可走上真正的古城墙。脚下的砖石,多是明朝的。彼时实施海禁政策,东南沿海又常遭倭寇劫掠,台州从繁华熙攘的海上丝路港口变成了海防的前沿。明嘉靖年间,台州府城墙经过了大规模修缮。戚继光在台州驻守抗击倭寇期间,进一步增高、加宽、加固,提升了城墙的防御力度。
在揽胜门俯瞰东湖全貌与临海市景
沿城墙往前不远,便到了一座两层空心敌楼。这是戚继光仿当地渔民石屋的建造原理设计的。方方正正的石块,垒砌成一座坚固的碉堡,门窗都很窄小,向外瞭望的视野却非常宽阔,便于瞭望、防守、传达信息,内部空间还可常驻大量兵力。
空心敌台
台州府城墙共建有13座空心敌楼,而敌台的设计则一路从江南传到了北方,影响了北方明长城的建设。因此,这座江南沿海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得了“江南长城”之名,还被建筑学家罗哲文认为是北方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再过一座空心地台,城墙的走势逐渐升高,直到最陡峭的百步峻。阶梯几乎笔直向上直冲云霄,我仰头看得脖子疼也只望见树木中露出的一点檐角。
百步峻
登百步峻比登揽胜门更费力气,上方的白云楼就是城墙的制高点,从这往下看来路,可见地势险要。往西看去路,则见城墙如长龙匍匐在苍翠古木之间,雄浑壮丽不输北方长城。
路过西北角的望天台,城墙转而向南,与水波淼淼的灵江并行。离开北固山后,城墙一路平坦,走起来轻松许多。
因在江岸常受洪水侵扰,台州府城墙在军事防御之外,又多一重防洪功能。元朝时各地曾大规模拆除城墙,台州府城墙则因有防洪用处,而免于被毁的命运。各朝修缮城墙时,都采取了多种防洪措施。走在城墙西段,可以看见供守城士兵御敌的马面被做成了圆弧形,这是全国独有的,可减弱江水冲击。
城墙西段和南段的朝天门、镇宁门、兴善门、靖越门都有保存完好的城门,城门外的附属建筑瓮城也还在。清朝设置瓮城,本是为了围剿攻城的敌军,而台州府城的瓮城都建造成半圆形,为的是减轻洪水冲力。
重建的崇和门矗立在马路中央
全长5公里的城墙到东南方向的靖越门为止,东段的城墙早已被毁,只有崇和门等重建的城门标识着曾经的城墙走向。
既然沿着江南长城绕台州府城一周是不可能实现了,我只走到巾山脚下的兴善门。传说这座山是位古代道士得道升仙的地方,山上遗留有众多古迹。我站在城门前眺望,几座高塔插在山峰之上,相映成趣。
在兴善门下观赏巾山塔群
穿过兴善门厚重的城门洞,就踏进了古城。石板铺成了狭窄的街巷,南北走向的紫阳街贯穿府城,全长1080米,自古一直是城内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如今依然保留着古代里坊的格局和青砖垒成的坊墙。
台州府城内的街道和坊墙
大概是名气不大的缘故,古城内虽兴起了旅游生意,但当地人还是安闲地生活其中,纪念品店和棉絮加工店比邻,老式理发店还用着木门板和木窗板,晚饭的香气从不知多少年历史的老屋飘出来,精美的木雕、石雕就藏在老街旧巷的不经意处。
紫阳街上的老式理发店
一位老人骑着三路车穿行在古街巷
紫阳街游人最多、商业气息最浓,但古城其他的街道却一片宁静古朴。薄暮时分,我关掉手机里的地图,跟着一位慢悠悠骑三轮车的老人拐进了不知名的石板路,开始了一场尽情迷路的古城漫步。
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日前,《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公布,我市位列第18名,投资潜力高于全国90%的县(市)。据了解,该报告的考量标准主要为县域招商引资已有成就以及未来产业基础、高端要素、承载空间等关键因素。投资潜力是对地区的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最近,浙江省新晋一家5A级旅游景区的消息被大家广泛传播,相信很多朋友应该都已经看到这则喜讯了。而浙江省新晋的这家5A级旅游景区就在台州市临海市,名叫“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也是浙江临海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
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临海科技创新园 范宇斌 摄中新网台州3月8日电(记者 范宇斌)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其中,一座座制造之城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当地传统产业
来源:【中国临海新闻网】还在为家里的“神兽”写作文而发愁吗?还在为假期去哪儿玩而纠结吗?还在为每日三餐而烦恼吗?“掌心临海”为您解忧。今年,“掌心临海”APP“爱府城”板块上线,历史人文、吃在临海、游在临海、住在临海四大专题,带您一键了解临
央视网消息:炎炎夏日,深山峡谷成了游客们心目中绝佳的避暑胜地。近日,位于浙江省临海市的江南大峡谷景区进入了旅游旺季,许多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体验清凉的峡谷漂流。下午二点,尽管天气闷热,但前来漂流的游客已经排起了长队,他们坐进皮筏艇顺流而下穿越峡
浙江省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去年批准设立的首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正在积极行动,其中,地处东南沿海的临海市推出的以“共富工坊”为重要内容的建设共富新高地,尤其亮眼醒目。临海美景 临海市委宣传部 供图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
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千年台州府 满街文化人”的美誉临海东湖位于临海市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为280亩由湖东景区,湖心景区、后湖景区三部分组成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湖东景区包括伊水山庄、荣兴堂临海历史博物馆、
当我们讨论临海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古老”,作为曾经的台州府城,临海的街巷里依旧保留着旧日府城的风貌,而那座威严赫赫的台州府城墙,又讲述了一个关于顽强、坚韧的临海故事。在古老与坚韧的背后,临海还是一座柔软的城。这一份柔软来源于一道道风味食物
临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13号令鉴于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最大力度控制疫情传播,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经研究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全面管控措施。现通告如下:一、全域交通管制。
在吾乡临海,人们在用方言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荒腔走板、走音跑调的现象。尤其在缺乏文化的旧时代,更是如此。比如,“隔岸”被说成了“解岸”,“浮桥”被说成了“胡桥”,“扶梯”被说成了“胡梯”,“茅坑”被说成了“盲坑”,“绿客”被说成了“绿壳”。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