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7:26:00 | 浏览:7474
浙江台州黄岩,潮济村。
位于黄岩区中西部,距城区16 公里,处于永宁江上游。
潮济是历史上黄岩地区中西部的重要集镇, 也是黄永古道上的水陆交通要地。
该村2012 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潮济码头旧址
在永宁江的上游,有一条寂寥冷清的老街。走进老街,那被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的鹅卵石,临街早已掉漆有些腐朽的斑驳木板,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的悠久与沧桑。那木门白墙黑瓦的老屋,雕工精美、寓意深远的斗拱牛腿向人们昭示着它曾经的热闹喧嚣与繁华。这也是现黄岩区保存较好的清末民初建筑群。这条街就是潮济老街。
如果时光能够回转倒流,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可以溯源至宋朝的码头集镇的兴旺与发达。由于地处黄岩中西部相联地带,潮济在历史上是一座水陆转运码头,是黄岩近代重要的水陆联运枢纽。早在宋朝,潮济已经成为商贸重镇,商贾云集,物流通达。千余年来,是商贸繁荣的集镇要地。现潮济并入北洋镇,称潮济村。
-沚江亭
潮济老街当时的繁荣正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主街、横街、支街等主要街道。主街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坛,北至沚江亭,长约260米,街面宽3.5米,街两边开有货行店、药店、饭店、布店等各种店铺。
站在街上,一眼望去,老街两侧密排着店面,那一溜儿排开的老房子,富有韵律之美。两边都是两层的木屋,有着宽宽的屋檐,正是江南特色,是为了下雨天方便商家做生意或者给路人避雨。现在转变成居住区之后,店面大多数都被改造过了,门板被改成了门窗。但是当年,大都是南方典型的完全开放的店面和茶馆、饭店。
-老街
今天的老街的确是老了,老屋斑驳的墙壁,即使是白天的阳光里,依然幽暗着。有的干脆锁着,仿佛关住了所有的兴衰。村子里老人都记得老街的历史,那要从1919年的那一场大火讲起。据说那一天是阴历的十一月十一日,天很冷,忽然就燃起了一场大火,转眼间就烧着了整条上街。老人们都说那是“天火”。
后来就重新选址,在村子里的一口池塘边上建了一个三官坛,一边靠近平水老爷庙建了一个路廊,重新建了这条街。或许是这次选的风水好,老街迄今为止都没有再着火。三官坛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坐南朝北,歇山顶,小筒瓦盖面,面街门窗雕刻精致。二楼檐下的残缺牛腿,虽经风雨浸淋、蚁虫蛀蚀,依然风韵犹存。
三官坛一楼供奉的是平水大王,上面的横匾上写着“夏禹行祠”,平水大王就是治水的大禹。平水大王原来是村口的平水庙里的老爷,只好借住在三官坛里了。两旁还有两排木雕兵器,打头的就是龙头。龙头高约二米,雕刻精致,威武异常,嘴巴里的龙珠是可以活动的。据说当年西乡闹灯,这个龙头曾经被评为“西乡第一”。
二楼供奉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左边还坐着一尊观音菩萨。村里的很多老人都会讲这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天官安排潮水涨到宁溪坦头,可是送潮官是个聋子,把宁溪坦头听成潮济岩头,于是永宁江的潮水只涨到潮济。墙上有一块黑乎乎的木匾,上面有“月印寒潭”四个大字,就是当年留下的,虽然不知道是谁的笔迹,但是字体俊挺,很有风骨。
主街的北端就是一座古朴的路廊,一面是三间的二楼木屋,一边是供人休憩的长椅,朝南的一面则像一垛城墙,卷洞门上面有“沚江亭”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路廊里有一块青石石碑《潮济长茶碑记》,上面记载了沚江亭的由来,捐助姓氏以及建筑时间。沚江亭修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这个年份差不多也是老街建立的时间。碑文记载:“为廊于路,所以休行旅之疲乏也,曰路廊。置茶于亭,曰茶亭,所以解行旅之烦渴也……”正是村民的热心和大方,形成了茶亭几十年来义务为行人提供茶水的义举。石碑以前曾经放在路廊墙壁外,现在已经搬到了路廊里面。
平常日子里,路廊是一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画卷。两三个老人家凑在一起,坐在长椅上聊天解闷,谈天说地,多年的友情,足以驱散老人的寂寞,帮助他们安详地度过晚年。老婆婆坐着打篮,灵巧的双手上下跳跃。正值花生成熟的季节,一位老人家坐在门口慢条斯理地整理着今年的收成,一派安逸和舒心。一旁的门口,有只大黄狗躺在那里睡得香甜。暮色里,泛黄的阳光下,一切显得多么自然,多么心满意足。
-沚江亭路廊
如今,村口的老爷庙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几块柱础,散布在路廊边上,还有,就是那一棵阴翳遮天的古樟树立于墙头,伴随着安静的路廊,或许,整条老街、整个村庄的兴起和变迁,都储存在它的年轮中。
-陈元生南货店
在一排老街中,陈万顺开的南北糖果与中西布行的两幢建筑很是显眼,中西布行是一座民国初期老屋,五开间建筑,坐西朝东,硬山顶单坡小青瓦盖面,屋柱为青砖抹灰面方柱,内为木质圆柱,临街二层为砖墙,隐约可见货行名称的八个大字,中堂面屋雕刻精美的雀替装饰。临街侧墙上还隐约留有潮济邮电所的字样,这是一段可以直观的历史。
-陈元生南货店牛腿
陈元生南货店门前的三支雕工精美的牛腿, 成为了老街的亮点。在支街东部有一间朝西的三开间店面,墙上写着“陈元生南货店”。以前是卖红白糖、金针、桂圆、荔枝、木耳、香菇等等。门口的木板上还留有一个活动的小窗口,据说以前是晚上的时候卖东西用的。这是一座清代建筑,穿斗式梁架,临街檐柱的牛腿上雕刻着神话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十分精美。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台门。这恐怕就是现在老街上, 保存最好的老建筑了。
如今的潮济老街, 没了以前的热闹与喧嚣。当年繁华的河埠头,现在却成了一片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桅樯林立的繁华,家族曾经的波澜,惟有脚下的这片土地知晓了。
古村记编辑转载自网络,欢迎关注古村记头条号(微信号交流:gucunji)
任前公示通告第224号经市委研究,决定将拟提拔任用及进一步使用的13名同志予以公示,征求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1.反映问题的方式在公示期限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的形式,向市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存在的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会军 通讯员 马莹洁 文/图“我宣布,焦煤集团年产60万吨氧化钙项目开工!”7月5日上午,在河南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焦作市马村区分会场集中开工仪式上,伴随着区委书记师少辉铿锵有力的声音,马村区项目建设再
未来,泥咕咕广场将成为西杨玘屯村的地标性建筑。(效果图) 走进国家级非遗泥咕咕的发源地——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西杨玘屯村,墙壁彩绘、村中泥塑、栏杆雕刻……处处都能看到泥咕咕的元素,村内还有许多手艺人每天对手上的泥咕咕精雕细琢。西杨玘屯村地处大
这个十一,很多老乡都得想着出门逛,在乡村的在忙着收稻。十一假期第三天固始乡村秋收已经基本上结束了,这种乡村生活,年轻一辈是无法理解也没法体验了。秋收后的方集镇驻马村和沙河村再往南就是二道河了今天拍的大景,应该可以看到你家今天气温最高达37℃
巍巍下骆山,滚滚汲河水。他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往返于叶集区姚李镇南部漫山红村的乡间小道。上门看病、义务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不是在坐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30多年来,村容村貌在变化,医疗条件在改变,但他坚守的医者仁心从未改变,他就是漫山红
在上海市中心开连锁火锅店的老刘算了算这几个月的成本:租金每月十五万,员工工资、员工房租七八万,物业费一月两万多……因为疫情,上半年的“非常态”经营,让他把前两年的收益赔了个精光。近日,火锅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原计划的扩店经营“免谈了”。记者
广阳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60公里建成主城区至周边镇(街道办事处)半小时交通圈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满凤 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近日,廊坊市广阳区被授予“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021年以来,广阳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美丽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