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来了 记者走进浙江水稻主产区台州一探究竟

时间:2022-09-29 22:29:54 | 浏览:4273

温岭市中心粮库开仓收粮场景。任何时候,中国人的饭碗都要端在自己手上。关于粮食安全,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今年,浙江早稻继续丰收,面积和总产量创下5年来新高。但是,丰收之后,如何继续丰收?如何才能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不吃亏,心甘情愿留在土地上

温岭市中心粮库开仓收粮场景。

任何时候,中国人的饭碗都要端在自己手上。关于粮食安全,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今年,浙江早稻继续丰收,面积和总产量创下5年来新高。

但是,丰收之后,如何继续丰收?如何才能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不吃亏,心甘情愿留在土地上耕作,走出一条既确保粮食安全又保证农民增收的路子呢?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日前走进台州。在这里,我们发现,作为浙江水稻主要产区,台州市早稻种植面积连续9年不断攀高:11.85万亩、19.86万亩、26.4万亩……划出一条上扬曲线。特别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9年来,台州新增早稻种植面积中7万亩来自于早稻-西兰花轮作。正是这样的种植模式,有效减少了种粮成本,为农民增加了一季甚至多季收入,让台州的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底气十足。

同样一亩地

如何成本更低、产出更多

一串阳光玫瑰葡萄卖到上百元,一个红美人橘子卖20元,一棵树上只留5个精品水蜜桃……效益农业的旋风刮过浙江土地,追求效益的理念早已深植浙江农民心中,他们有一本账:“土里只刨粮食,早已不赚钱。”

惯于精耕细作、精打细算的农民,将每一寸土地利用起来。粮食生产潜力去哪里挖?既然没有更多的土地,那就多来点“花样”吧。

台州地区是西兰花优势产地,同一块土地上,旱地变水田——种完菜再种植一季早稻,挤一挤时间,甚至种两季水稻。就这样,一亩地上产出更多,农民收入更加多元。

在临海市杜桥镇塘下村,沃土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敬昌的土地里,9月底移栽的西兰花苗,已经长到了成人巴掌大小。金敬昌承包了3200亩土地,每年4月初播种早稻,7月底收割早稻,8月中旬翻耕土地、西兰花育苗,9月底移栽,12月到次年3月西兰花迎来收获期。“时间上刚刚好,粮食、蔬菜的农时都误不了。”

温岭箬横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齐军更是“胆大”,早稻收割后,他马上种植连作晚稻,10月底晚稻收割后,种植春季西兰花。一年以内“没有空闲”的朱齐军还不满足,种植西兰花的田垄有15厘米至20厘米的空闲地,再套种蚕豆。在他的一亩地上,不仅粮食产量没减少,还为他增加了经济作物的收入。

这么密集地利用土地,对农作物生长不会有影响吗?省技术推广部门曾组织专家开展田间调查。过去南瓜-西兰花旱作模式下,西兰花花球黑斑病发病率高达96%以上,基本绝收;而早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花球病害损失大幅降低。水稻-西兰花轮作,还能减肥减药。西兰花收获后,根叶翻入泥土,可以作为有机肥,节省下一季早稻的施肥量,每亩节省肥料成本就达100元左右,早稻的品质和产量提高。

“作为我省传统早稻种植区域,台州承担了全省六分之一面积的早稻种植任务。”台州农艺大师、原台州市农业总站站长曾孝元介绍,早稻—西兰花种植模式成为扩大早稻面积的潜力所在,经过推广,早稻—西兰花轮作模式种植面积达到了7万多亩,占台州9年来新增早稻种植面积15万亩的一半。

温岭市中心粮库开仓收粮场景。

同样是轮作 为何台州做得风生水起

早稻—西兰花轮作,其技术门槛并不高,为什么台州能做得风生水起呢?记者发现,这里面大有讲究。

秘密在于日益精细的农业社会化大分工大服务体系。在台州,田间地头的事,正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服务密集型”。农业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育秧、插秧、植保、收割、仓储,专业服务于农民的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有效破解了近年来困扰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劳动力短缺。否则,如果还是原来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模式,根本无法适应轮作制下密集的生产周期需要,再好的轮作模式也推行不下去。

在温岭市竿北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一辆“大家伙”——东方红1404。这是一台四轮四驱的拖拉机,车轮就有一人多高。合作社负责人江新才跨步迈上拖拉机给记者介绍说:“你看这驾驶舱,全透明玻璃封闭式操作,驾驶这样的拖拉机入田,完全可以穿着皮鞋干农活。”

在台州,为了让农民愿意种粮,轻简化种植方式得到普遍推广,化重为轻,化繁为简,用机械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今年4月,温岭箬横镇东浦、新塘的种粮大户们用上了水稻钵苗抛栽、钵苗机插、毯状机插等新型农业机械轻简化移栽技术。插秧时节,农民不再需要大量雇工,也不需脚踩泥水,弯腰劳作,只需驾驶插秧机入田。

图片来源:新华社

精耕细作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也推高了地租成本,让种粮农民倍感压力。在温岭、临海等地,种植水稻的地租成本已经高达每亩1300元至1700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台州的破解办法就是土地流转后的二次流转,比如早稻-西兰花轮作,种粮农民和种菜农民各取所需,共同分担成本。

每年元旦后,江新才就开始忙着签土地流转合同。他承包的1500亩土地,合同期限不同、价格不同,要分别与村集体、农户签订合同。早稻收割后,江新才在9月种下350亩雪菜。剩余的1000多亩土地,以每亩800元至900元转租给种西兰花的农户。这样一来,就省下了90万元的租地成本。

要发展高效种植方式,就必须为农民提供更多便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在台州,过去农民不愿种的“难缠”土地也变成了“抢手货”,“望天田”变成了丰收田,稻田更加“吃香”了。

水旱轮作对土地的平整度要求很高。金敬昌承包的土地原来是一片老橘园,田块高低不一,现代化机械设备遇到这样的田,只能是“中看不中用”。为此,临海市拿出1100万元用于平整土地。同样,在温岭市滨海镇复宁村,种粮大户王忠茂最近又新增了承包地。“以前,这里有的田块高低不一、面积大小不等,机械难进,旱涝靠天,种植费时费工。前几年,政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巴掌田变成大方田,农田修渠铺路,解决了过去路难走、水难灌、涝难排的难题。”

9月29日,温岭市东浦新塘,箬横镇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栽种西兰花。本版图片均由拍友 刘振清 摄

同样是丰收 如何收得起、卖得好

“有得赚的前提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要收得起来,还要卖出好价钱。”曾孝元说。

谙熟农业底细的曾孝元,指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过去,一个镇、一个村、一个生产队,都有粮食晒场和仓库,但是现在,农民去哪里晒谷却成了一个“卡脖子”问题。

在台州,稻谷烘干机是助力早稻规模化种植的神器。台州地处浙东沿海,早稻收割时,常会遭遇台风季,风大雨大,这让原本就没有晒谷场的农民更加手忙脚乱。“有烘干机之前,一般大户种植面积300亩已经到顶。再扩大种植,种得出来但收不上来。”温岭市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宏辉说,2011年起,借国家水稻产业提升项目的东风,省里组织实施建设烘干中心,温岭陆续建设35个中心,添置了270多台烘干机,为农民解决了实实在在的收谷难题。

江新才在松门镇建设了一个烘干中心,22台烘干机一字排开,很是壮观。松门镇共2万多亩早稻,江新才的烘干中心为自己和周边近一万亩早稻田服务。但是,最近江新才也有一点小烦恼,他想要再扩大烘干中心,再多购置几台烘干机,甚至建设稻米加工中心,却遇到设施农用地紧张的难题。“设施农用地要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只要不碰红线,可以鼓励各地给农民更多方便。”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岳钧建议说,在土地资源稀缺紧张的情况下,烘干中心要提高利用效率。比如,台州早稻-西兰花轮作模式下,早稻的烘干中心可以辟出一块建设冷库,既可以储存粮食,也可以储存收获的西兰花。

收得起,还要卖得好。习惯了跟风种植的农民,常常遭遇农产品价格涨跌周期,如何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呢?“有形之手”的作为至关重要。

今年,我省首次实行早稻订单全覆盖。这意味着,农民种多少收多少。台州一些地方的力度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温岭,对规模早稻种植每亩补贴200元,比上一年提高了20%。温岭市夏冬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夏冬告诉记者,今年700多亩早稻,平均亩产350公斤,已经全部由政府收购。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针对往年出现的早稻订单不足、农户种植意愿不强等问题,浙江为种粮农户送上了政策大礼包:对规模种粮户直接补贴由每亩100元提高到120元,创历史新高;早籼稻谷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24元,比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高3元;全面落实早稻谷每百斤30元订单奖励政策。

台州水稻

【浙江新闻+】

“浙江稻”浑身黑科技

浙江水稻科研实力非同小可。“海水稻”“高铁稻”“黄酒稻”……“浙江稻”不断解锁全新“打开方式”,除了米饭,还能酿酒、做年糕、制衣,甚至能专为缺锌、高血糖等人群“量身定制”新品种!

海水稻:盐碱地里的“稻坚强”

浙江平湖市有着27公里长的海岸线,沿线滩涂、湿地众多。经过半年育种,近日,平湖市海洋生态修复繁育基地首批3个品种的“海水稻”迎来了收获,最高亩产超过400公斤。海水稻抗病性较强,没有普通水稻的病虫害,堪称“稻坚强”。

高铁稻:卖到256元一公斤

这种“金子”般珍贵的大米生长在永嘉海拔1211米的大柏山上,这里过去因盛产铁矿石而成为炼钢基地,土壤含铁量非常高。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验报告显示,大岙乡的水稻含铁量每公斤5.8毫克,紫米为每公斤14.4毫克,而普通水稻仅为每公斤2.0至2.2毫克。“高铁稻”,名副其实。

黄酒稻:用来酿造黄酒的“当家米”

由绍兴农科院研发的绍糯9714是用于黄酒生产的当家品种,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糯性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7.7天,熟期适中,产量一般,但稻米加工品质和糯性好。

相关资讯

大剧透!小布带你探秘白云机场T2航站楼!世界级巨无霸枢纽真的要来了

好消息!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正式启用在即!新航站楼长啥样?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小布提前探营T2航站楼,马上为你揭开他神秘的面纱~↓↓↓提前探营T2航站楼T2航站楼位于1号航站楼的北面,保留了“白云”主题的弧线形主楼、人字形柱及张拉膜雨篷等特有元

世界级巨无霸枢纽要来了!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show大鹏展翅!

白云机场有新"面孔"啦~广州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钢结构网架现已全面合拢,外部工程基本完成。新航站楼有什么新面孔呢?容量为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新建办票值机柜台292个,登机桥92座,建筑面积超62万㎡。 停车楼22万㎡, 车位1556个

黄花梨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不裂的木材?

黄花梨不裂、不变形是众所周知的,除非不是黄花梨,我们从各大博物馆,还有两次大拍的黄花梨物件上,是看不到任何裂痕的。几百年下来,能保持不裂堪称完美!前面说过它饱和的油脂,这只是其中之一,油脂和材质的均匀搭配也是主要原因。另外我又发现了一个很特

动物世界有雌雄之分,海南黄花梨有公母之分,你怎么看

海南黄花梨树构成有树皮、边材也就是白皮、心材构成,海南本地人的喜欢海南黄花梨的心材叫格。海南黄花梨树一般是先长边材,六七年后才开始长这个心材。黄花梨木材花梨公和花梨母是海南岛本地的一种俗称,海南岛原先住居住的民族主要是黎族为主,但是也有所区

盘点红酸枝的世界分布,预测红酸枝的下一个宝地会是哪里?

红酸枝是今年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此交趾黄檀刷新了价格高度,更大的原因是东南亚的红酸枝已经靠不住了,需要另辟蹊径。看似很平凡的红酸枝,慢慢也变得稀缺,未来的红酸枝该何地取材? 在世界的范围内,红酸枝分布的不多,仅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有

我国近视患者已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山西太原,中小学生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排队检查视力。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河北邢台,小学生在做眼保健操。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浙江杭州,暑假期间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人山人海,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做视力检查。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

世界爱眼日丨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超50%,户外运动可延缓近视进展

图/IC photo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10月14日是世界爱眼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

【世界视力日】爱护你的眼睛

世界视力日或称世界视觉日(World Sight Day),活动始于2000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日期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视觉日为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结合国际防盲组、国际狮子会、奥比斯等

(图表·漫画)[世界视力日]“目”浴阳光防近视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2年10月13日(漫画)“目”浴阳光防近视10月13日是今年的世界视力日。专家指出,近年来,青少年儿童近视、弱视、斜视等眼病高发,威胁儿童眼健康,亟待引起重视。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形成合力,构建

世卫组织发布第一份世界视力报告:全球10亿多人视力受损

【世卫组织发布第一份世界视力报告:全球10亿多人视力受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一份《世界视力报告》,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因无法得到必要的医疗或护理服务来解决近视、远视、青光眼和白内障等问题而视力受损。这份报告在10月10日世界爱眼日前夕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蒋依依影迷网基围虾养殖今日沧州斯达半导A股名家油画网曲靖新闻头条网金牌月嫂网qq空间相册今日潍坊慧为智能股票NFT艺术品平台大全今日晋中阿姆斯特丹旅游网女装品牌网php编程知识
台州头条新闻网-台州市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东濒东海,南邻温州,西连丽水、金华,北接绍兴、宁波,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米,是浙东最高峰,台州四大名茶,临海蟠毫、天台山云雾茶、仙居云峰茶、黄岩龙乾春。
台州头条新闻网 keleisi.cn©2022-2028版权所有